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82

会议信息 2

会议视频 2

年份

2023 12

2022 12

2021 11

2020 9

2019 9

2018 4

2017 1

2016 2

2015 1

2014 3

2013 1

2012 5

2010 1

2009 3

2008 4

2007 1

2006 3

2005 2

2004 1

2002 1

展开 ︾

关键词

对地观测 4

界面 3

三相界面 2

乳液 2

信息处理 2

反渗透 2

数据共享 2

/III-V界面 1

ACE2 1

BDS/GPS双系统定轨 1

BDS码偏差 1

FY-3卫星 1

NASICON 1

SARS-CoV-2 1

TMA 1

WBS矩阵 1

“高分天目计划” 1

一维材料 1

三星一线 1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海洋科学装备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宋宪仓,杜君峰,王树青,李华军

《中国工程科学》 2020年 第22卷 第6期   页码 76-83 doi: 10.15302/J-SSCAE-2020.06.010

摘要: 本文从深入认知海洋、合理利用海洋、积极保护海洋、有效管控海洋四方面对我国海洋科学装备的需求进行了剖析,系统梳理了世界海洋强国在海气界面观测装备、水下移动式观测装备、海底观测网络系统等海洋科学观测平台领域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未来海洋科学装备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我国在海洋遥感卫星、海洋科考船、海洋深潜器、海底观测网络等海洋科学装备领域取得的进展,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分析了通用技术、核心装备、集成系统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关键词: 海洋科学装备     深海观测平台     海气界面观测     水下移动式观测     海底观测网络     装备研发    

海洋水下立体观测技术装备发展研究

马蕊,赵修涛,柳存根

《中国工程科学》 2020年 第22卷 第6期   页码 19-25 doi: 10.15302/J-SSCAE-2020.06.003

摘要:

建立水下立体观测网来获得科学、实时、全面的数据,是未来认识、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方向。本文分析了发展海洋水下立体观测技术装备的需求和必要性,对比了国内外相关装备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剖析我国领域发展面临的问题,研判作为海洋水下观测关键环节的传感器技术进展点。研究认为,我国海洋观测平台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但在海洋关键传感器、高精度传感器方面依然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海洋观测的大数据与实际需求之间有所脱节,海洋传感器缺乏改进平台支撑。研究提出了支持海洋关键传感器研究成果高效转化、统筹管理国家海洋水下立体观测技术装备、建立海上仪器装备国家公共试验平台等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中长期发展提供方向参照。

关键词: 海洋观测     海底观测    水下移动观测平台     水下传感器    

中国极地大气科学观测工程

陆龙骅,卞林根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9期   页码 72-84

摘要: 在此过程中初步建成了包括常规气象业务、准业务和短期考察在内的中国极地大气科学观测工程体系;该技术系统所获科学数据已在我国极地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 南极     北极     大气科学     观测工程    

基于界面聚合法在受限空间内诱导合成反渗透/纳滤复合膜的研究

谭喆,高从堦

《中国工程科学》 2014年 第16卷 第7期   页码 17-22

摘要:

一种新的概念,受限空间内的界面聚合,用于研究反渗透膜(RO)/纳滤膜(NF)复合膜的合成。在NF膜水相配方中加入大分子模板剂,诱导界面反应在受限空间内定向发生,将聚合物网络的聚集态由无序转变为有序,同时NF膜对盐的截留性能不变,水通量提高一倍。

关键词: 受限空间界面聚合     反渗透     纳滤     表面形貌     分离性能    

单站无源定位可观测性评述

邓新蒲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 第9卷 第11期   页码 54-62

摘要:

观测性分析是单观测器无源定位首先要研究的问题,只有当目标状态 (位置、速度等)是完全可观测的,定位和跟踪问题才能有可靠的、唯一的解。从几何方法、代数方程方法、线性系统方法3方面来阐述单站测角无源定位的状态可观性问题,讨论测频单站无源定位问题的可观测性和定量的可观测性,并对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相关文献的分析方法和结论进行评述。

关键词: 无源定位     TMA     观测   

基于液-液界面的主-客体分子识别 Review

王贝贝, 陈浩, 刘倓, 史少伟, Thomas P. Russell

《工程(英文)》 2021年 第7卷 第5期   页码 603-614 doi: 10.1016/j.eng.2021.02.004

摘要:

由于动态和可逆的性质,主-客体识别作为一种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赋予了液-液界面独特的性质,包括刺激响应性和自调节性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通过在液-液界面上集成功能性单元(如胶体粒子、聚合物)来构筑二维薄膜和微胶囊等超分子界面体系,这为物质封装、递送、双相反应器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在本文中,我们总结了近年来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构筑超分子界面体系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制备方法、功能和应用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液-液界面     自组装     主-客体化学     微胶囊    

聚焦两相界面

沈平

《工程(英文)》 2021年 第7卷 第5期   页码 552-553 doi: 10.1016/j.eng.2021.02.003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中WBS矩阵技术研究

谢磊,陈群,虞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1期   页码 102-107

摘要: 引用了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理念,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活动的水平分解和其技术系统的垂直分解,形成了比WBS树状图更完整、更有价值的WBS矩阵;在阐明界面和WBS矩阵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如何运用WBS矩阵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界面管理水平;采用对比分析法对WBS矩阵的组成、结构系统、原则以及WBS矩阵实施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WBS矩阵     界面     界面管理    

促进国家对地观测体系顺利发展的思考

郭建宁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 第8卷 第10期   页码 47-53

摘要:

介绍了我国对地观测体系已经开展的工作;提出了改进遥感数据质量是基础,扩大数据共享是关键, 开展典型应用为国民经济服务是目的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卫星应用     遥感     对地观测体系     数据共享    

超高性能混凝土中钢纤维-基体界面粘结的研究 Review

邓毓琳, 张祖华, 史才军, 吴泽媚, 张超慧

《工程(英文)》 2023年 第22卷 第3期   页码 215-232 doi: 10.1016/j.eng.2021.11.019

摘要: 钢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粘结性能是决定UHPC其他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抗拉、弯曲、抗压强度和破坏模式(断裂行为)。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界面粘结     钢纤维     拉拔行为    

再论常增益非线性自适应观测器:恒化器系统的应用 Research Articles

Jorge A. TORRES1, Arno SONCK1, Sergej ČELIKOVSKÝ2, Alma R. DOMINGUEZ3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1年 第22卷 第1期   页码 1-140 doi: 10.1631/FITEE.2000368

摘要: 本文研究非线性系统的常增益自适应观测器;对一些特殊情况,有效的解决方案很少。针对具有线性输入的非线性系统,介绍一种常增益渐近观测器,使得当输入扰动和输出间满足严格正实的条件时,可以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工具设计观测器。所设计的观测器被应用于一大类非线性恒化动态系统,这类系统广泛应用于发酵工艺、细胞培养、医学等。事实上,基于标准的实际假设,存在必要的恒化器状态坐标变换,允许运用常增益观测器。

关键词: 非线性观测器;自适应观测器;坐标变换;恒化器;污染观测    

中国对地观测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

姜景山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 第8卷 第11期   页码 19-24

摘要:

空间对地观测及应用是发展航天技术的核心使命之一。至今为止,国际上已发射了几千颗航天器。其中,对地观测卫星占有重要分量,是为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及环境、能源等领域的需求直接带来效益的、不可替代的航天技术领域。几十年的发展表明,国际上把对地观测技术作为重中之重技术发展。我国对地观测技术是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至今已走过四个发展阶段,已成为谱段齐全、数据获取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有较深入的基础研究及处理方法的初具规模的技术科学体系,几十年来在国民经济发展、在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有多项相关对地观测的重大事项和研究项目。我国对地观测将以需求牵引、技术驱动,面向国际前沿,力争在对地观测领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关键词: 中国航天     卫星     对地观测技术     遥感     信息处理    

基于高κ/GaAs界面态起源的材料设计 Article

Weichao Wang,Cheng Gong,Ka Xiong,Santosh K.C.,Robert M. Wallace,Kyeongjae Cho

《工程(英文)》 2015年 第1卷 第3期   页码 372-377 doi: 10.15302/J-ENG-2015052

摘要: 尽管如此,与Si基界面相比,Hf(Zr)O2/III-V(Ge) 的界面结合更为复杂。成功制造高质量器件关键在于优化器件界面设计时对Hf(Zr)O2/III-V(Ge) 界面结合结构的理解与设计。因此,从原子尺度准确了解界面结合与界面态形成的机制变得尤为重要。在本文中,笔者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HfO2与GaAs之间的界面性质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能为最优化界面钝化提供重要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 高迁移率器件     高&kappa     /III-V界面     界面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立足数据共享促进国家对地观测数据中心顺利建设

郭建宁,陆书宁,赵祥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 第10卷 第6期   页码 70-75

摘要:

文章分析了国外对地观测数据处理中心的发展趋势,指出了我国对地观测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了我国对地观测数据中心的建设方案:建立数据处理中心并提供深层次服务为了促进陆地观测数据共享与应用,必须建立国家陆地观测数据中心,建立的数据中心包括数据处理、归档、分发与服务。国家对地观测数据中心必将改善对地观测数据共享与应用,满足对地观测数据的需求。

关键词: 遥感卫星     对地观测     数据共享     数据中心    

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观测工程及其应用

马耀明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9期   页码 28-34

摘要: 正确认识青藏高原复杂地表多圈层相互作用规律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在各种不同的下垫面上建立多圈层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站(点)。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过去的7年中,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与其他相关单位一道正在整个青藏高原面上逐步建立“青藏高原观测研究平台”以研究该地区复杂地表的多圈层相互作用规律首先具体介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在高原上已经建立的5个综合观测研究站,然后介绍利用各个站点观测资料分析得到的多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地气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最后提出了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研究所面临的难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多圈层相互作用过程     观测结果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海洋科学装备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宋宪仓,杜君峰,王树青,李华军

期刊论文

海洋水下立体观测技术装备发展研究

马蕊,赵修涛,柳存根

期刊论文

中国极地大气科学观测工程

陆龙骅,卞林根

期刊论文

基于界面聚合法在受限空间内诱导合成反渗透/纳滤复合膜的研究

谭喆,高从堦

期刊论文

单站无源定位可观测性评述

邓新蒲

期刊论文

基于液-液界面的主-客体分子识别

王贝贝, 陈浩, 刘倓, 史少伟, Thomas P. Russell

期刊论文

聚焦两相界面

沈平

期刊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中WBS矩阵技术研究

谢磊,陈群,虞华

期刊论文

促进国家对地观测体系顺利发展的思考

郭建宁

期刊论文

超高性能混凝土中钢纤维-基体界面粘结的研究

邓毓琳, 张祖华, 史才军, 吴泽媚, 张超慧

期刊论文

再论常增益非线性自适应观测器:恒化器系统的应用

Jorge A. TORRES1, Arno SONCK1, Sergej ČELIKOVSKÝ2, Alma R. DOMINGUEZ3

期刊论文

中国对地观测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

姜景山

期刊论文

基于高κ/GaAs界面态起源的材料设计

Weichao Wang,Cheng Gong,Ka Xiong,Santosh K.C.,Robert M. Wallace,Kyeongjae Cho

期刊论文

立足数据共享促进国家对地观测数据中心顺利建设

郭建宁,陆书宁,赵祥

期刊论文

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观测工程及其应用

马耀明

期刊论文